医疗器械ISO13485风险管理有何特点?
2018-11-20 德鲁克验厂咨询

     医疗器械企业按标准要求制定风险管理计划,且此管理计划为ISO13485体系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.

    首先应策划风险管理活动。对于所考虑特定的医疗器械,制造商应按照流程图中的风险管理过程,建立一项风险管理计划并形成文件。

    风险管理计划至少应包括:

      a)  策划 风险管理活动范围: 判定和描述医疗器械和适用于计划每个要素的生命周期阶段;

  b)  职责和权限的分配; 

  c)  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; 

  d)  基于制造商决定可接受风险方针的风险可接受性准则,包括在损害发生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风险的准则;

  e)  验证活动;

  f)  关于相关的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收集和评审活动。

   如果在医疗器械的生命周期内计划有所改变,应将更改记录保持在风险管理文档中。

 

设计和开发阶段的风险管理

    设计开发阶段的风险管理应包括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风险管理。应至少在设计开发阶段的如下时机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过程,并保存风险管理文档。 

 第一次风险分析:

    在产品“设计开发的<划(可行性分析)”阶段由调研小组进行第一次风险分析。第一次风险分析的方式,采用问答方式,根据产品的预期用途,对ISO14971附录C中的问题进行回答;如果是IVD产品,要回答附录H的问题。并根据问题结果,进而按照附录E列出初始已认知的和可预见的危害清单,初步给出相应的<此。该次风险分析结果需作为产品设计输入的一部分。

 

  第二次风险分析:

    在产品“设计开发图纸评审”阶段由开发小组进行第二次风险分析。回顾第一阶段,重新回答问题,完善危害清单,以解决第一阶段未识别和不确定的危害。并对第一阶段计划要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n审,并从损害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害的严重性两个方面考察并综合分析,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做出正确评价。

采用DFMEA的方法,针对设计零件或模块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。要从已设计的产品着手,对于每种分析系统,有时甚至是每一部件,列出可能的故障模式并分析它们对患者或操作者的危害。

根据上述分析结果,确定继续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必要性,对评价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,应按照流程图中风险控制的要求,进一步分析风险控制的可行性,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,进一步降低风险直至评价受益大于风险为止。

合作流程

定制方案

现场辅导

驻厂跟进

模拟审核

陪同验厂

验厂通过

体系认证咨询

联系我们

  • 验厂辅导
  • 体系认证
  • ISO体系
  • 在线报价

公司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鹤旋路26弄5号楼826室 热线电话:021-61649692

©2025 www.shdruck.com Copyright 上海德鲁克企业发展有限公司

沪ICP备18043568号

电话咨询

   18621179058

   021-61649692

 shdruck@163.com